本报杭州6月23日讯 (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肖朝红)在杭州旅游遇见紧急状况应该找哪个?答案不少,却没“标准配置”。将来,杭州或在要紧旅游区(点)设立“旅游警察”,专门负责查处扰乱景区旅游秩序、侵害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行为。记者23日从杭州人大获悉,杭州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将审议《杭州旅游条例(修订草案)》。
“旅游警察”定义并不是新鲜事物。杭州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说,泰国、韩国、埃及等国家都设立了“旅游警察”,国内三亚、丽江等城市也成立了“旅游警察”支队。“‘旅游警察’不单是负责处置旅游纠纷,还能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和应对救助等服务,是一支综合性队伍,其饰演角色是其他部门很难替代的。”
杭州正在走向全域化旅游趋势,有些区县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比较大,对设置景区公安派出机构有比较强烈的现实需要。“譬如淳安,围绕千岛湖为中心活动的人群非常大程度上都和旅游直接有关。”李虹说,设立“旅游警察”,可以为以后有需要的区县、旅游区(点)在条件成熟时设立公安派出机构提供法律依据。
新修订的条例草案,将给旅游从业职员戴上“紧箍咒”。条例草案规定,导游、领队职员不能以不实解说等方法诱骗、误导旅游者,使其赞同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使其消费。违犯规定者,将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想要去旅游,又怕老板不批准,这是不少白领族的担忧所在。将来,杭州或许会用强有力的法律规范保障市民休闲需要,让“带薪休假”不再成为一句空头承诺。
条例草案规定,要鼓励城乡居民借助带薪休假假期出行旅游,并明确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等组织应当依法拓展职工带薪休假规范落实状况监督检查。
“这并非新创造,而是理所应当达成的国民权益。”李虹说,带薪休假在劳动法和有关法规里有明确表述,但在现实日常总是很难落地,主如果由于劳动者对带薪休假诉求常常居于弱势地位。
“将监督督促带薪休假写入法规,不止是让在法律上有了解表述的国民福利落地实行,也是杭州人享受品质生活的要紧体现。”李虹还提出,职工带薪休假规范的达成,有益于分散小长假旅游人流,减轻“黄金周”期间社会秩序管理重压。